第五十五届会议 议程项目 112大会决议 [ 根据第三委员会的报告(A/55/600)通过]55/82. 针对以基于种族歧视或族裔排斥和仇外心理的优越论 大会, 回顾联合国是从反对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侵略和外国占领的斗争中诞生的,而且各国人民在《联合国宪章》中表示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战祸, 意识到世界各国人民在《宪章》中宣告决心重申基本人权、人的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的信念,并决心促成大自由中的社会进步及较善的民生, 深信任何基于种族区别的优越论在科学上是荒谬的,在道德上应受到谴责,在社会上是不公正和危险的,并深信种族歧视在任何地方无论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中都是站不住脚的, 赞赏地注意到各个区域组织为反对以基于种族歧视或族裔排斥和仇外心理的优越论为基础的政治纲领和活动特别包括新纳粹主义在内所作的种种努力, 遗憾地注意到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新纳粹活动及以基于种族歧视或族裔排斥和仇外心理的优越论为基础的其他政治纲领和活动,以致蔑视个人或否定所有人的固有尊严和平等,以及在公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及社会正义上的平等机会, 深为震惊地注意到最近新纳粹团体和组织的活动有所加强, 关切地注意到这类团体和组织扩大利用科学技术进步,包括全球电脑网络因特网带来的机会,以推动旨在煽动种族仇恨的种族主义和仇外宣传并筹集资金支持针对全世界多族裔社会的暴力运动, 注意到运用这些技术也有助于打击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有关不容忍行为, 严重关切基于种族歧视或族裔排斥的理论在世界许多地区抬头,以及基于这种理论的活动在整个社会日益相互呼应, 回顾其1967年12月18日第2331(XXII)号、1969年12月11日第2545(XXIV)号、1980年12月15日第35/200号、1981年12月16日第36/162号、1982年12月17日第37/179号、1983年12月16日第38/99号、1984年12月14日第39/114号、1986年12月4日第41/160号和1988年12月8日第43/150号决议, 又回顾人权委员会1983年3月7日第1983/28号、1 1984年3月12日第1984/42号、2 1985年3月13日第1985/31号、3 1986年3月13日第1986/61号、4 1988年3月10日第1988/63号5 和1990年3月6日第1990/46号决议,6 考虑到人权委员会当代各种形式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有关不容忍行为特别报告员的报告,7 欢迎2001年8月31日至9月7日在南非德班召开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有关不容忍行为世界会议, 1. 再次坚决谴责以基于种族歧视或族裔排斥和仇外心理的优越论为基础的政治纲领和活动特别包括新纳粹主义,它们势必导致侵犯人权和基本自由; 2. 表示决心抵制可能损害享有人权和基本自由及机会均等的此类政治纲领和活动; 3. 敦促各国根据各项国际人权文书规定的义务,采取一切现有的措施打击以基于种族歧视或族裔排斥和仇外心理的优越论为基础的政治纲领和活动特别包括新纳粹主义; 4. 吁请各国政府特别在青年人中间促进和鼓励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并提高对以基于种族歧视或族裔排斥和仇外心理的优越论为基础的政治纲领和活动特别包括新纳粹主义的认识,并反对此种纲领和活动; 5. 敦促所有国家作为高度优先事项,根据本国的法律制度并按照《世界人权宣言》、8国际人权盟约、9和《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10的规定,采取适当措施根除导致暴力的活动并谴责传播以基于种族歧视或族裔排斥和仇外心理的优越论为基础的思想特别包括新纳粹主义; 6. 请秘书长在其给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有关不容忍行为世界会议的报告中列入关于各会员国针对以基于种族歧视或族裔排斥和仇外心理的优越论为基础的政治纲领和活动特别包括新纳粹主义所采取措施的资料。
2000年12月4日 第81次全体会议 注:1. 见《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正式记录,1983年,补编第3号》和更正(E/1983/13和Corr.1),第二十七章,A节。2. 同上,《1984年,补编第4号》和更正(E/1984/14和Corr.1),第二章,A节。3. 同上,《1985年,补编第2号》(E/1985/22),第二章,A节。4. 同上,《1986年,补编第2号》(E/1986/22),第二章,A节。5. 同上,《1988年,补编第2号》和更正(E/1988/12和Corr.1),第二章,A节。 同上,《1990年,补编第2号》和更正(E/1990/22和Corr.1),第二章,A节。7. 见A/55/304,附件。8. 第217 A(III)号决议。9. 第2200 A(XXI)号决议,附件。10. 第2106 A(XX)号决议,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