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现在?
旱地占据土地面积的41.3%。在我们的土地总面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其重要性由本文附带的旱地地图中明显可见。
如果旱地不存在的话会怎么样?
旱地面积——旱地占据了我们的土地中的很大部分
旱地占据了土地面积的41.3%。鉴于它们是可居住的,且剩余的土地中包括一部分山地,我们不应将我们的土地中这重要的一部分视为荒地而将其忽视。在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语境中,旱地指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但一般来说不包括荒漠。图1描述了旱地在全世界的分布情况。
通称 | 面积(平方千公里) | 比例 | |
---|---|---|---|
荒漠 | 超干旱 | 9.8 | 6.6 |
半荒漠 | 干旱 | 15.7 | 10.6 |
草地 | 半干旱 | 22.6 | 15.2 |
草原 | 亚湿润干旱 | 12.8 | 8.7 |
总计 | 60.9 | 41.3 |
粮食保障——风险中的世界面包篮
高达全世界44%的栽培系统生长于旱地区域。旱地特有的植物品种占了今天所有栽培植物的30%。它们的祖先和野生亲属仍然生长在这里。传统上,旱地多被用于畜牧业,但它们正越来越多地被转化为耕地。草原支撑着世界50%的畜牧存栏量,也是野生动物的家园。畜牧产量在较干旱地区占据主导地位,而耕地主导着亚湿润干旱地区。
贫困——缺乏生活舒适
荒漠化正威胁着100多个国家中超过10亿人的生存。生活在最脆弱地区的将近10亿最贫困、最边缘化的人群可能是受荒漠化影响最大的人群。《千年评估》发现,总体而言,生活在旱地的人类福祉水平低于生活在其他生态系统区域的人群。例如,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旱地的婴儿死亡率最高,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最低。这意味着生活在旱地的人群人类福祉水平相对低下。
人口——全球相当大一部分人口的家园
旱地的总人口为21亿,这意味着在今天的世界上,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居住在旱地。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统计数据,旱地的人口增长率为18.5%,高于其他任何生态区域。人口密度随干旱度的降低而增长,由荒漠地区的每平方公里10人到亚湿润干旱(草原)地区的每平方公里71人。
生态系统 | 总人口 | 占全球人口的比例 |
---|---|---|
荒漠 | 101,336 | 1.7 |
半荒漠 | 242,780 | 4.1 |
草地 | 855,333 | 14.4 |
草原 | 909,972 | 15.3 |
总计 | 2,109,421 | 35.5 |
发生于旱地的土地退化被称为荒漠化。总的来说,荒漠化最易于发生在介于高密度和低密度之间的过渡区域。世界粮食政策研究组织在2009年的研究展示了在高人口密度的Burkina Faso和Niger地区通过低成本农民管理恢复行动实现的大范围森林恢复活动。
水——在消失,压力在上升
干旱与水资源的可用性和稀少度密切相关。水关系着人类福祉和两项土地的关键功能,即主要产出和营养循环。水的稀缺,即在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缺口,在旱地是最高的。水稀缺随干旱程度的增长而增长。为了实现基本人类福祉,每个人每年需要至少2000立方米的水。而旱地居民只能得到1300立方米,且其可用性预计还将减少。今天,水稀缺影响着10到20亿人,他们中的大多数生活于旱地。在气候变化的情景下,到2030年,世界近一半的人将生活在高用水压力地区。在某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意味着影响到高达2400万到7亿人。
生物多样性——巨大的未知
由于缺乏数据进行评估,旱地的物种状态仍处于未知中。约8%的旱地受到了保护,这一数字与其他生态系统中的平均约10%可相类比。《千年评估》报告25个全球热点中的8个位于旱地。这些地区0.5%的植物物种为原生种,但生息地损失超过70%。
气候变化——无穷尽的碳吸收者
旱地在局部和全球气候调节中都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土地使用变化向大气中释放温室气体,而土壤改善本质上是一个逆过程。它吸收大气层中多余的碳到土壤中。旱地的碳储量占着全球碳储量的约46%。旱地的土壤中蕴涵着全球土壤碳储量的53%,而旱地植物存储着全球生物碳储量的14%。覆盖、堆肥、施肥、混植、再造林等土地再建实践可增加土壤中的碳含量,对于土壤碳汇有直接贡献。这些技术也是可持续土地管理(见下文)技术工具箱的一部分。
土地退化——问题的核心
荒漠化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土地退化,既包括由气候变化引起的,也包括人类活动引起的。当土地退化发生在世界上的旱地区域时,常会造成类似于荒漠的条件。全球24%的土地处于退化中。约15亿人直接依赖于这些退化区域生存。接近20%的退化土地为耕地,约20-25%为草原。
干旱和超干旱 | 半干旱 | 亚湿润干旱 | 湿润 | |
---|---|---|---|---|
退化程度 | 5% | 9% | 8% | 78% |
和更大降水量和降水更规则的地区相比,干旱地区的自然植被覆盖和土壤重生需要5到10倍更长的时间。在1983到2003年间,约16%的土地得到了改善,其中20%为耕地,43%为草原。
耕地 | 草原 | 森林 | 全球 | |
退化土地 | 20% | 20-25% | 42% | 24% |
恢复土地 | 18% | 43% | 23% | 16% |
土地退化的驱动因素
旱地的土地退化没有线性的因果效应过程,但它的各种驱动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关联是已知的。这些因素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直接因素是气候,特别是低土壤湿度, 降水模式,和蒸发。间接因素主要是人类造成的,包括贫困、所使用的技术,全球与局部市场趋势,以及社会政治动态。贫困既是土地退化的原因,也是土地退化的后果。
可持续土地管理——一个解决办法
可持续土地管理的做法有助于防治荒漠化和重建恢复土地、土壤、水和植被。可持续土地管理指多功能的土地使用,与单一功能的土地使用形成对比。使用可持续土地管理(SLM)可以增产30-170%。每年损失的土地能够出产2000万吨谷物。荒漠化与退化意味着每年42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雨养地区 | 82亿美元 |
耕地 | 108亿美元 |
草原 | 233亿美元 |
参考文献
- 2010 全球环境基金科技顾问团,第4次全球环境基金会议上科技顾问团的报告。
- 2009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论文00914,Reij et al. Agroenvironment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Sahel。
- 2009 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组织,Factsheet。
- 2009 世界水发展报告,Water in a Changing World。
- 2008 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Down to Earth。
- 2005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