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长关于联合国工作的报告
第六章:伙伴关系
传播
249.过去的一年,对联合国传播机构来说,绝对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尽管就一些会员国公众对联合国的看法而言,这一年不能说是很好的一年,但是,我认为,我们的传播程序空前流畅,我们的传播机构在奋起迎接挑战方面表现出相当的技巧。
250.我在上次的年度报告中说2003年是新闻部的巩固年。该部的方向调整以及我发起的对该部的其他结构改革绝对经受了舆论的考验。当时急需建立该部在快速调动资源并且有效率地解决优先事项方面的能力,现在已经完全具备了这种能力。在过去一年中,新闻部就无数紧急项目提供了咨询意见、支助和资料,使公众了解我们为解决总部以及外地的管理问题所作的努力。
251.面对一些危机以及各种尖刻的而且常常是不公平的指责,新闻部抓紧媒体监测,增强媒体反应能力。发起了若干次宣传活动,以澄清媒体的错误信息,还组建了一个危机沟通小组,该小组成员包括我的办公室、发言人办公室以及新闻部的资深工作人员。该小组现在确定每日优先事项,不仅用来指导本组织对媒体的各项关切作出反应,而且还指导本组织促进各项重要的国际问题。
252.在该战略的指导下,资深发言人得到援助,以亲自现身电视和广播电台,并在影响大的印刷媒体发表看法、接受采访以及刊登信件等各种方式宣传联合国的观点。现在,如果我们的民间社会伙伴表示有兴趣促进公众参与优先问题,我们可以迅速地向他们提供资料。另外,还利用联合国新闻中心网络接受各自服务区域的当地媒体的采访并在这些媒体发表文章,从而确保将我们的信息送达世界各个角落。
253.我越来越坚定地认为,本组织必须作出更大的努力,以确保本组织的工作人员了解我们为了促进各项问题及处理批评意见所作的努力,了解新闻部在利用新的互联网网站“Hot Issues, Cold Facts”以及编写并向外地和总部的工作人员传播关于重大问题的简介材料以改进我们的内部沟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54.在过去的一年中,新闻部开展了一系列外展活动,促进联合国为了提倡容忍和理解所作的努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不容忍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的三次重要的研讨会。第一次“消除不容忍”研讨会是关于反犹太主义问题的,于2004年6月举行,提高了一个重要问题的知名度;2005年初,新闻部再次讨论这个重要问题,当时在举行纪念死亡营解放的大会特别会议的同时展出了来自以色列Yad Vashem(纪念大屠杀事件烈士和英雄事务管理局)的一个重要展览。第二次研讨会的重点是伊斯兰恐惧症,与上次研讨会一样,吸引了来自各种宗教和政治派别的令人深受启发的专家。
255.该部还优先确保使民间社会了解正在进行中的联合国振兴和改革工作,并且尽可能使民间社会参与该进程。关于我委托或者鼓励他人编写的各项报告--包括威胁、挑战和改革问题高级别小组的报告和千年项目“投资于发展”的报告--所载各种建议的资料得到大力宣传。自从2005年3月发起我自己的报告“大自由”以来,重点已经转向为民间社会作用者提供关于这些建议的资料,以使他们有效地参与审议进程。
256.如我在其他地方已经说过的那样,我认为千年发展目标是一个框架,联合国的各项发展活动都应当围绕该框架进行。除了提供关于重大相关事件的资料以外,例如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和关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毛里求斯会议,新闻部还与千年宣传办公室一道发起一次新的宣传活动,促进为千年发展目标提供支助,专门设计了一个标志和口号“信守诺言”。
257.千年发展目标以及民间社会在实现这些目标方面的作用是来自全世界各地非政府组织的2 000名代表在2004年9月举行的新闻部/非政府组织第五十七届年会上的主要讨论话题。预计,2005年年会的与会人数会更多,该届年会的重点将是如何以各种方式振兴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系统的结构。
258.新闻部意识到必须确保当联合国面对前所未有的维和行动要求高潮的时刻得到公众的支持,因此,新闻部与维持和平行动部共同制定战略,向会员国、决策者以及公众介绍我们的行动。总部的传播专家被派往各维和特派团审查宣传方案、评估资源需求并确定总部提供何种援助能够最有效地帮助他们在实施特派任务方面发挥有效的作用。还发起了各种宣传活动,使联合国工作人员、部队派遣国以及维和人员了解我关于防止维和人员不能令人接受的行为的决心是认真的,还编写并向所有特派团散发了关于行为标准的资料。
259.继2004年维和宣传工作人员试点培训项目取得成功后,2005年5月举办了第二次培训班。这类活动的目标是,加强联合国在新的维和特派团开始时进行有效的宣传活动的能力。我打算继续进行这种培训,确保联合国拥有一支只要需要可随时提供的具有多方面技能、训练有素的宣传队伍。
260.我继续审查联合国新闻中心的工作,以便提高他们有效地发挥作用的能力。出现了几个重大障碍,这些障碍清楚地表明不可能在其他区域建立起可与西欧模式相比的区域资料交流中心。因此,我对我的2004年建议进行了重新调整,制定了新的运作方式,以根据战略宣传需要实现新闻中心网络合理化(见我给新闻委员会的报告A/AC.198/2005/3)。我在等待大会就这种新方式提供咨询意见。
261.非洲的利益依然是新闻部首要优先事项之一,新闻部调整变动后的出版物《非洲复苏》(英文版或者法文版)的读者现在超过100万人,新闻部的经常名册上增加了两个新的专门关于非洲的广播节目。262.媒体与民间社会之间的新伙伴关系在该部扩大其信息产品覆盖面的努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根据过去一年通过谈判达成的一项安排的条件,国际大学校长协会将在2005年年底之前向其遍布全世界的700个联系组织中100个组织发送联合国广播节目。
263.还与世界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有线网络以及媒体制作公司建立了新的伙伴关系。通过其中一个伙伴关系每天用卫星向全世界500多家电台输送联合国新闻节目录像。目前,根据这种安排输送的外地新闻节目是由教科文组织和其他机构制作的,但是随着新闻部技术能力的扩大,我预计维和特派团将会制作录像报道,作为对上述资料的补充。与此同时,已经开始运作的新的数字储存系统应当能够通过联合国网站提供高分辨率的专业水平照片。
264.新闻部继续努力提请公众注意未被媒体雷达屏幕捕捉到的重大新闻,公布了该部第二份关于世界应当更多地了解的10大新闻的年度清单。该清单包括令人担忧的关于人道主义紧急情况和脆弱的冲突后局势的报道,也包括令人鼓舞的人权、卫生和发展方面的报道。该项目引起新闻界关注的程度以及来自会员国和其他方面的积极反馈都表明该10大新闻项目已经成为一个吸引媒体乃至整个世界注意国际共同关心的紧急事件的一个有效工具。
265.联合国网站继续发展,用所有六种正式语文提供大约100万页的信息,每天都有来自全球的用户浏览该网站;比2002年的数字增长了50%。通过联合国网站实现向公众开放正式文件系统,朝着网站多语种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现在,任何人只要能上互联网,就能电子查阅所有六种正式语文的正式文件。
266.现在互联网日益成为重要的消息来源,新闻部继续加强其主要的在线新闻门户,也就是联合国新闻中心,该中心提供关于联合国活动的实时插播新闻,而且从这里可以方便地前往各种相关来源。新闻中心是联合国网站访客最多的版面之一,常常被许多重要媒体称为消息来源。相关的电子邮件新闻服务的订户数量继续稳步增长,与联合国新闻中心建立直接链接的新闻网站数量也增多。
267.网播联合国活动现在已经成为联合国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除了每天网播大会和安全理事会会议以及我的发言人的新闻发布会以外,新闻部现在还网播与在总部外举行的会议有关的活动。除了使数百万人能够在网上即时了解联合国议事和立法机构的情况以外,现在还在网上建立了网播节目档案,目前每天从这些档案可以调看10 000个录像片断。
268.联合国参与电影《口译员》的拍摄工作的最高潮是2005年4月该电影的首映。从要求面试的人数众多和总的媒体反应来看,肯定达到了预期效果,也就是一般观众对联合国的认识提高了。
269.在过去的一年中,继续开展以教育机构为对象的外展活动,与大学以及其他学校建立了新的伙伴关系。外展工作的成果之一是,2004年,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总部的游客数目恢复到2001年9月11日前的水平,达到360 000人。增长最多的是参观联合国大楼的学生人数。学生在游客总数中的比例现在达到42%。为了纪念本组织成立六十周年,新闻部发起了新的宣传攻势,鼓励学校参观联合国,并以其他有创意的方式参与联合国的活动。
270.专门面向学生的联合国网站“空中校车”(Cyberschoolbus)被选为教师的101个最佳网站之一。空中校车网站现在包括一个专门为年轻受众开发的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的最全面的网站。空中校车还推出一个新栏目“大会短讯”,向年轻受众介绍大会第五十九届会议工作的情况。另外,正在向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发送获奖节目“联合国服务全球”的记录片和网上资料。
271.目前正在进行的达格·哈马舍尔德图书馆内部改革将促进整个组织的知识管理文化,提高效益,使图书馆的活动、服务以及其他产出与本组织的目标和目的更趋一致。
联合国国际伙伴关系基金
272.到2005年3月,联合国国际伙伴关系基金(伙伴基金)与联合国基金会(基金会)之间成功的伙伴关系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自从1998年建立这种伙伴关系至2004年年底,供资总额达6.37亿美元,用于37个联合国组织在122个国家开展的324个项目。其中,与诸如多边和双边捐助者之类的其他供资伙伴联合供资累计2.37亿美元,占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项目覆盖以下方案领域:儿童健康;人口与妇女;生物多样性;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变化;以及和平、安全与人权。
273.联合国基金会与伙伴基金之间伙伴关系的重点依然是提供赠款和介绍关于方案和项目以及联合国一般工作的情况。基金会继续为代表本组织开展的宣传活动--包括加强美国与联合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利用基金会的捐款可采取本组织核心资金不能采取的一些方式,从而为具有新意和创造性的方式提供了可能性。对基金会的配合赠款和挑战赠款行动,一些新的伙伴给予积极合作,现有的合作伙伴则进一步参与联合国的活动,例如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和防止艾滋病毒/艾滋病。
274.在一系列有新意的举措的基础上,2005年5月,基金会、对环境负责的经济体联盟以及伙伴基金联合举办了关于气候风险问题的第二次公共团体投资者峰会。峰会使国际养恤基金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执行人员以及司库--他们负责管理的资产加在一起远远超过5万亿美元--与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资深官员聚集一堂,探讨气候风险与信托责任之间的联系。会议结束时呼吁采取行动管理气候风险并抓住机会。
275.随着私营部门和基金会对联合国工作的兴趣日益增长,关于如何与联合国系统实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询问也大幅度增加:伙伴基金平均每周收到五项来自公司、基金会、个人慈善家、学术机构以及民间社会的实质性询问。伙伴基金办事处现在可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建立伙伴关系提供一站式服务。该办事处帮助与包括多米尼社会责任基金、Vodafone移动电话公司和美利坚合众国商会在内的一系列机构、基金会和公司建立了具有新意的联盟关系。伙伴基金协助影片《卢旺达酒店》制作人与联合国基金会和开发计划署建立了伙伴关系,还建立了国际援助卢旺达基金,将该影片和娱乐业的利润用于该国的复苏与和解。
276.2004年12月,伙伴基金为欧洲基金会中心的成员主办了一次活动,以推动欧洲基金会与联合国之间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基金还与教育发展中心合作发起了信息和通信技术行家用户活动,以利用全世界年轻技术人才的力量。基金会从核心资金中拨出500万美元用于印度洋海啸救灾,而且在伙伴基金的支助下,又从包括美国红十字会在内的各类合作伙伴那里募集了3 500万美元。
277.体育运动国际年(2005)为伙伴基金利用体育促进外地项目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机会,因为伙伴基金继续为我的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特别顾问提供支助。
项目事务
278.2004年是联合国项目事务厅(项目厅)进一步过渡和复兴的一年。为了促进客户服务,项目厅的结构进行着调整,同时开展了一项全面方案,以改进财政状况、内部管理框架、精简业务程序和技术,讲求成本效益和效率,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要。对项目厅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项目管理服务,用以支助冲突后和过渡阶段大规模且复杂的方案活动。客户的种类和范围扩大,开发计划署/人口基金执行局通过了决议,把项目厅的事务扩展到区域和次区域开发银行以及各东道国政府,以便向基础结构和公共工程方案提供服务。
279.关于2004年的业绩,项目厅取得了为数7.39亿美元的新业务,这是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4年项目交付总额为4.9522亿美元,收入共计4 527万美元,支出5 708万美元。除了经常性的行政费用之外,非经常性开支包括投资于一项由开发计划署/人口基金和项目厅联合执行的新企业资源方案“阿特拉斯”,以及一些改革工作,使项目厅成为一个以客户为中心财政上可行的组织。
民间社会和企业伙伴关系
280.联合国自60年前成立以来,民间社会一直是重要的伙伴,不论是国家一级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还是全球一级参与政府间辩论。民间社会的出面和参与显然增高了联合国的合法性、责任制和透明度。
281.联合国与民间社会关系知名人士小组是鉴于过去二十年间数量和影响均成倍增长而成立的,用意是评估联合国同民间社会的互动关系,汲取教训,并建议改进的方法。知名人士小组于2004年6月提出报告(A/58/817和Corr.1)。
282.2004年9月我提交了一份报告(A/59/354)答复知名人士小组的报告。我提请大会注意小组的报告,并就该报告的执行作了具体建议。后续行动已在若干领域展开。大会决定同非政府组织、民间社会组织和私营部门的代表于2005年6月23日和24日举行非正式互动听询会。我希望这种听询成为大会每届会议开幕之前的年度会议。联合国发展集团正在进一步努力加强联合国驻地协调员系统的能力来同民间社会和国家一级其他有关地方行为者交流。为此目的,发展集团成立了民间社会工作组,负责草拟驻地协调系统内民间社会联络员的职务规定,并制订一组国家一级的方案活动,由计划成立的信托基金提供经费。目前我正在探讨如何加强非政府组织联络处的体制和财政能力,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找到可接受的办法。最后,民间社会取阅正式文件的过程已十分简便,联合国正式文件系统自2004年12月31日起向公众开放。
283.另一方面,我已决定放弃拟议的伙伴关系办事处,虽然行政和预算问题咨询委员会同意设置一名助理秘书长级的员额担任办事处处长,但至今没有从捐助界得到足够的自愿经费来确保其长期可行性。此外,拟议的办事处一些预期的成员态度不十分积极。
284.至今为止,大会并没有对关于民间社会的两份报告通过决议。因此,我重申向2005年9月将举行的大会高级别全体会议提交的报告(A/59/2005)中的建议,就是大会更积极地同民间社会交流。我真诚希望各会员国就这些建议采取行动。
285.过去一年间,全球契约继续快速增长,同时还采取战略步骤来改进品质管理。如今,参加全球契约的有超过80个国家的2 000多家公司。2004年6月,我召开了全球契约领袖高峰会议,这是联合国最大的一次企业界和民间社会代表的集会,所有部门的与会者同意这方面的行动已达到一个阶段,要求集中注意品质保证、商标管理,以及全球一级和地方一级的施政。
286.为此目的,全球契约办公室过去一年充分执行了关于进展通讯的政策,要求参加的各公司每年以明确的通讯叙述执行十项原则的情况,否则就会在全球契约的网址上被指为态度消极。总的目标是增高这项行动的透明度和公共问责制。全球契约办公室对于这项要求直接同参加的执行首长联系,同时还利用许多国家网络来动员地方参加者。为协助工作的进行,全球契约办公室在主要伙伴的合作下刊印了进展通讯实用指南。2005年6月30日提交通讯的截止日期即将来临,参加全球契约的最大公司中有80%已交出了通讯,其中许多可作为范本。然而,大半参加者,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的小公司,尚未提交通讯。前进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鼓励更多的公司编制这一重要通讯,认识到各种障碍,包括语文问题以及对于执行与通讯这两方面的企业文化和态度上的基本分歧。实际上,全球契约的许多参加者在实践十项原则方面记录良好,但不明白为何全球契约忽然如此重视宣传这些活动。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释其中的道理,向这些公司提供简单的模式用以起步。
287.过去一年间,全球契约的国家网络大大增长,如今数目已超过40个。2004年12月,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召集了一次重大的国家网络会议,会上许多网络同意建立正式的行政结构,而另一些网络则选用松散的结构。各网络同意与参加者合作来鼓励制订进展通讯,并更加积极主动地实行商标管理、招募新的参加者,开展更多的方案和活动来扩大执行。前进道路上的一个挑战是鼓励一些不行动的网络更加积极,否则就退出舞台。这一年间,积极的国家网络活动如下:全球契约埃及网举行了一系列关于执行问题的讨论会,印度全球契约协会协助在贾姆谢普尔召集了一次为期两天的全球契约南亚区域会议,200多名与会者集中讨论了企业与贫穷问题。
288.为了改进商标管理,全球契约办公室对于全球契约标志的使用公布了一个新的更加全面的政策,提出经过修改的第二个标志供参加者和其他赞助者使用。
289.过去一年间,全球契约办公室在我的要求下进入施政审查的下一阶段,包括编写文件向参加者分发,讨论总的施政以及更加细致的廉政措施。工作于2005年8月完成。全球契约的施政继续由全球契约办公室指导,但倡议的参与者将通过许多已有的国家网络获得更大拥有权。在国家一级,参与者将着重于更广泛深入地执行各项原则,以品质保证机制来确保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
290.全球契约办公室还发挥主要作用来编制《企业贡献于联合国紧急救灾:初步指南》,这一项目是同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在4月25日有美利坚合众国前总统威廉·克林顿出席的一次里程碑会议上开启的。指南目的是协助企业界找出有效的方法来支助联合国的紧急救灾工作。从海啸救灾工作的响应看来,联合国的工作可以进一步改善,使全球性危机能够得到私营部门的慷慨捐助。
291.对于特定问题领域,全球契约办公室于4月28日印发了两份相关出版物:一份是全球契约出版的《开动和平经济:公共政策鼓励对冲突敏感的企业》;另一份是非政府组织“国际警觉组织”出版的《对冲突敏感的企业行为:提炼工业指南》。我欢迎这两份出版物,一份督促各国政府加强努力以协助企业推动和平,另一份鼓励一些高影响工业更积极地发展对冲突敏感的企业行为。
292.过去一年,全球企业还加强了推动金融市场的工作。2004年6月领袖高峰会议上发起了“关心者得胜”行动,在这项行动的范畴内,一个主流投资公司集团一年间举行了若干次工作组会议,2005年将提出报告和工具,协助金融分析者结合环境和社会因素实现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市场。同时,全球契约和环境规划署提出负责任的投资原则倡议,目前正动员全世界最大的养恤基金的首席执行干事来推动全球负责任的投资。上述两项行动都需要足够数量的金融界行为者实际采行这种办法和准则。
293.过去一年间还发行了《契约季刊》,这是一份电子通讯,刊载关于全球契约及其议题领域的文章和最新消息。《契约季刊》发行不久,但读者已包括全世界3 000多家参与公司、决策者和学界领袖。
294.最后,全球契约办公室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于2005年11月30日和12月1日举行全球契约中国高峰会议。这次会议具有历史意义,将使中国的企业和政府首脑同外国公司和其他组织的领导人会聚一堂,增进中国国内国外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意识。
295.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持下,2004年3月私营部门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报告“激发企业家精神:使企业为穷人服务”过去一年有了具体的后续行动。报告在30多个国家正式展开,参与者包括国家首脑、主要决策人、地方政府和国内国外的私营部门行为者。同时还有一系列的讲习班和新的项目发展,是体现报告各项建议的具体行动。这一年还扩大了增长可持续企业倡议,这一重要方案根据委员会报告的调查结果,推动市场和发展关系上采用创新的战略。在全球契约2002年关于企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对话启发之下,这项倡议对于减轻贫穷问题提出了商业领导的企业解决办法。倡议已有超过15个知名的全球企业参加,同时还继续向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扩展。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和非洲委员会最近的报告都表示这项倡议是企业和发展领域的一个开创性贡献,我期待着倡议的继续增长,进一步以创新的企业模式来促进千年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