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联合国,您的世界!

社会发展 阿卜杜拉的经济奶牛

阿卜杜拉的经济奶牛

  有时即便是最小的害虫也是很难对付的。舌蝇这种人类天敌差一点就把牛奶商阿卜杜拉·哈勒凡的营生给毁了。最后阿卜杜拉用了核能这种高科技才消灭了舌蝇。

  阿卜杜拉的售奶摊位设在桑给巴尔岛历史名城石头镇市场上,如今每天可以卖出300多公升牛奶和酸奶。然而,就在几年前,这位现年38岁的牛奶商除了祈祷生意好起来外就别无它法了。桑给巴尔岛是一个远离坦桑尼亚的海岛。几年前,由于岛上的奶牛被一种名叫“舌蝇”的害虫叮咬,奶牛的产奶量不高。

  舌蝇外表酷似家蝇,后者是舌蝇的近亲,但属于无害昆虫。由于舌蝇吸取动物身上的血,因而是一种致命的害虫。一旦被舌蝇叮咬,就会导致一种叫锥虫的寄生虫到处传播,从而引发一种名叫“昏睡病”(又名非洲锥虫病)的神经性疾病。据估算,昏睡病每年夺走100,000个非洲人的生命。

  锥虫的一个变种则引发牛锥虫病。这种在斯瓦希里语里被叫做“那加那病”的传染病会使一头病牛身体变得虚弱不堪。受孕的奶牛一旦得上这种病,往往会流产;公牛则会失去生殖能力。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马不能在非洲的许多地区存活,其罪魁祸首也是舌蝇。“舌蝇害得我的奶牛病得很重,”阿卜杜拉说。

  一位站在阿卜杜拉的摊位前等着买牛奶的顾客回忆说:“只有本地产的一种骨瘦如柴的奶牛不怕锥虫病,可惜的是这种牛挤出来的奶不太好。”由于这个原因,牛奶在桑给巴尔岛一度成为一种非常金贵的奢侈品。

  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由坦桑尼亚政府、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其它几个联合国机构派出的专家经过近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消灭了桑给巴尔岛上的舌蝇。如今生活在这个岛上的奶牛不再受到锥虫的传染。

  科学家们首先养殖了几百万只舌蝇,并把它们圈养起来。接着把雄性舌蝇分离开来,并使它们接受小剂量的核辐射,这样就使这些雄性舌蝇失去了生殖能力。最后,这些雄性舌蝇被放到野外与雌性舌蝇交配,使雌虫误以为自己已受孕。实际上,雌虫再也产不出幼虫了。采用这种做法后不久,舌蝇就死绝了。

  桑给巴尔岛成功消灭舌蝇的经验使非洲联盟大受鼓舞,打算在非洲大陆打一场灭蝇大战。非洲有将近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舌蝇侵害,波及位于赤道两端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共计37个国家。

  “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恰恰是舌蝇肆虐的地区,这一点决非偶然。”现任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钱积惠先生说。舌蝇肆虐不仅影响牛奶和牛肉供给,还造成农作物减产,因为非洲传统上是用牛耕田的。此外,舌蝇还出没于河岸两边的肥沃农田,迫使农民不得不放弃自己最好的耕田。

  桑给巴尔的有关官员担心舌蝇有可能通过来自坦桑尼亚的运牛船“偷渡”到海岛上,造成虫害再次肆虐。“桑给巴尔岛离坦桑尼亚有30公里的距离,舌蝇不可能自己飞到岛上来。”一位名叫乌多·费德曼的原子能机构的昆虫学家说:“因此,必须对运来的牛加以检查以防舌蝇再次上岛。”

  阿卜杜拉现在所卖的牛奶大多产自18只健康的奶牛。目前,桑给巴尔的奶制品年产量是5年前的三倍,并有望进一步增产。阿卜杜拉说:“由于能赚钱,我正打算多买几头奶牛。要是往年,都让舌蝇给害了,买牛就不合算了。”“消灭一个小害虫竟能给我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变化,真是不可思议啊!”他接着话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