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水促进粮食、农业和农村生计
业是世界粮食供应的主要来源,也是农村地区几十亿人民的主要生计。农业灌溉消耗了大量淡水,造成许多地方日趋缺水。人口不断增长给自然资源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导致土地和水质恶化。2005年至2015年“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为促进可持续地管理农业用水和促成实现铲除贫穷和环境可持续性目标提供了一个机会。
挑战
为了满足因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的需求。全球粮食生产必须在2000年至2030年期间增长60%。这需要增加14%的农业灌溉用水。
灌溉田只占世界农田的大约20%,却生产了大约40%的世界粮食供应和60%的谷物。灌溉虽然比雨浇农业产量高,但因考虑到使用资源而收益较差,近来一直受到严格审查。由于许多地区日趋缺水,因此必须大幅提高农业用水效益,在部门之间建立更加透明的水分配机制,同时特别注意环境需求。
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以鱼为其主要蛋白质来源,渔业为4亿人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生计手段。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一项研究,世界上超过70%的鱼类种群已被充分开发或业已枯竭,对今后的食物来源和就业构成严重挑战。
灌溉用水开发过度和农业集约化也对世界许多区域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构成威胁。最近几十年来,淺层地下水已经成为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但大多数地区也因此过度抽吸含水层并受到农业化学物污染。化肥和农药使用不当会造成饮水、河流和湖泊的污染。
发展中国家普遍使用废水灌溉,在缺水的地方,废水可能非常宝贵。然而,必须加以适当处理。贫穷国家经常直接用污水浇地,使农民和粮食消费者有可能接触寄生虫、有机污染物和化学污染物。
需要从事哪些工作?
在“生命之水”十年期间和以后,必须作出更大努力,帮助全世界农民减少用水、减少对环境的压力而生产更多、质量更好的粮食。我们只有这样才能期望实现铲除贫穷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双重目标。
实现更可持续用水、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的建议包括:
- 制定正确政策。利用政策给农民提供适当奖励,使他们得以通过在雨浇农业和灌溉农业中有效利用水可持续的务农做法,为本区域的经济作出贡献。
- 个体农民和私营部门对发展高效农业的投资应该得到公共投资的支持。
- 改善施政并根本改变农业用水管理。必须让各级用水者参与灌溉的规划和管理,赋予他们权力,使之得以通过水用户协会等适当机制作出决定。水管部门必须更加灵活、可靠、有能力确保在农业用水方面提高生产率。
- 确保妇女平等获得土地、技术、水和研究等资源,并让她们平等参与决策。
- 在可持续的农业技术、现代技术、有效用水办法和可持续务农方面继续进行研究和能力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