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 - 1950
日期 |
里程碑 |
---|---|
1941年6月12日 |
《同盟国宣言》
|
1941年8月14日 |
《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一系列国际合作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原则。这份文件签署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的一次会议中,“在大西洋的某个地方”,被称为《大西洋宪章》。 |
1942年1月1日 |
《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1日,正在与轴心国作战的26个同盟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会面,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以表示对《大西洋宪章》的赞成。这份文件第一次正式采用了罗斯福总统提出的“联合国”说法。 |
1943年10月30日 |
莫斯科和德黑兰会议1943年10月30日在莫斯科签署的宣言中,苏联、英国、美国和中国政府号召尽早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机构。在1943年12月1日的德黑兰会议上,来自美国、苏联、和英国的领袖再次确认了这个目标。 |
1944年9月21日 至1944年10月7日 |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在华盛顿特区一座名为敦巴顿橡树园举行的会议上,联合国蓝图第一次被描绘出来。经从1944年9月21日持续至10月7日的两阶段会议后,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就建立一个世界组织的目标、结构和功能达成了一致。 |
1945年2月11日 |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11日,在雅尔塔举行的后续会议上,罗斯福总统、丘吉尔首相和斯大林总理宣告了他们建立“一个国际机构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决心。 |
1945年4月25日 |
旧金山会议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家国际组织大会。代表们起草了有111个条款的《宪章》,该宪章草案于6月25日在旧金山歌剧院获得全票通过。次日,代表们在退伍军人战争纪念堂的赫伯斯特剧院签署了宪章。 |
1945年10月24日 |
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
1946年1月10日 |
第一次联大会议于1946年1月10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厅召开,有51个国家出席。 |
1946年1月17日 |
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在伦敦第一次举行会议,通过了安理会议事规则。 |
1946年1月24日 |
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决议。它的主要关注点:和平使用原子能和消除原子能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1946年2月1日 |
挪威的特里格夫•赖依被任命为首位联合国秘书长。 |
1947年10月24日 |
联大正式设立“联合国日”。 |
1948年5月 |
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UNTSO) |
1948年12月10日 |
联合国大会在巴黎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从此,每年12月10日就成为国际人权日,以示纪念。 |
1949年1月7日 |
联合国特使拉尔夫本奇的努力使得新成立的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实现了停战。 |
1949年10月24日 |
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举行了奠基仪式。 |
1950年6月27日 |
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安理会呼吁会员国支援南朝鲜抵抗北朝鲜的入侵。《朝鲜停战协议》于1953年7月27日由联合国军司令和中朝司令共同签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