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 宾巴扎夫挽救圣地
博格汗峰位于蒙古境内,这座高耸入云的山上有一个全世界最古老的自然保护区。山上有一座满栖寺院,从而使该山成为当地佛教徒心目中的一个圣地。然而,教徒的虔敬却保护不了这座山。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的军队摧毁了山上的寺院。不过,宾巴扎夫喇嘛却希望,博格汗山包含的精神可以使它免于一种新的威胁和危险——环境退化。
从2000年开始,宾巴扎夫一直领导着一场在蒙古鼓励环境保护的运动。为此,他试图唤回人们对大自然的那份传统的佛教徒的虔敬。他和世界银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及宗教和宗教保护联盟合作,积极复兴当地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好传统,即保护自然景观,其中包括当地佛教徒视为圣地的那些名胜遗址。宾巴扎夫既是一所佛学院的院长,又是“奉予生存星球计划的珍贵礼物”项目的一个活跃分子。作为世界银行与宾巴扎夫所代表的佛教社区之间建立的一个伙伴关系的产物,该组织旨在鉴定和保护当地的圣地和文化遗址。
“无论我们的宗教信仰如何不同,我们都应积极保护蒙古的这个自然遗址,并把它完好无损地传承给后代子孙,这是我们肩负的神圣责任,”宾巴扎夫说。
通过鉴定全国范围内的自然遗址并让当地居民了解它们的文化价值,“珍贵礼物”项目希望能使人们在道义和宗教上大力支持环保及强制执行的措施。身为佛学院院长的宾巴扎夫常常教育来自蒙古各地寺院的僧侣们,让他们了解具有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同时,他还教给他们环保的方法,让僧侣们把这些方法带回到自己所在的社区去。
“他之所以对环保感兴趣,并不是出于经济原因,而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应该那样做。这是他道义上的责任使然,”为世界银行工作的生物多样性专家托尼·威登说。托尼还是“珍贵礼物”项目的牵头人之一。
为了鉴定蒙古境内的自然遗址,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宾巴扎夫是该小组的成员之一。该工作小组首先写信给各地的地方行政长官、僧侣和学者,请他们提供所在地自然遗址的名称和位置。在此基础上,工作小组着手编写了一个全国自然遗址名录。该名录上目前录有约600个自然遗址,其中大多为山峰、森林、树木和山泉。今年年初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内有这些自然遗址的地图和文字说明。小册子前言分别由蒙古国首相和世界银行行长题写。
工作小组从600个自然遗址中精心挑选了其中5个作为遗址保护项目的试点。这5个遗址均为天然遗址,代表了自然遗址区的多样性。它们分别是:位于蒙古国中部的马素尔寺院、位于北部的庆宁寺、位于东部的Baldan Breeven寺、地处杭爱山区的Suvarga Hairhan山和位于蒙古国东南部的Zuun Choir寺。
工作小组在每一个遗址竖立起石碑以为自然遗址的标志。由“珍贵礼物”项目派出的代表和来自当地的僧侣一起举办有关自然遗址保护的知识讲座,同时还和来自社区的其他人一起清扫遗址周边地区。由于大力保护和复兴这些自然遗址,原先一直禁止的狩猎和砍伐活动重新恢复了。
通过与当地的寺院交流,工作小组发现几乎每一个自然遗址都面临着各自的环境威胁。例如,位于色楞格省的庆宁寺的僧侣告诉工作小组,随处可见的被人抛弃的塑料瓶是最令他们头疼的问题。僧侣们已经着手收拣这些塑料瓶,并正在教育当地人们如何妥善处理空瓶。目前,工作小组正在制订一个废物回收利用计划,并正在确定将废弃塑料瓶运到最近的工厂所需的运价(如果当地无法处理这些废弃物的话)。
迄今为止,该自然遗址保护项目已耗资约70,000美元,这些资金主要来自世界银行。工作小组希望能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发生环境退化的蒙古国的其它地区。一些即将纳入需保护的自然遗址之列的可能包括位于蒙古国中部和北部的金矿开采区。通过重新倡导对自然资源和文化遗址的那份传统的佛教徒式的虔敬,当地社区也许可以给开采公司施压,要求他们按照环境保护和环境复原的有关规定从事开采业务。
该项目极有可能最终演变为一个全新的倡议和举措,即倡导精神旅游。例如,坐落在博格汗山上的满栖寺院可能成为由一个佛教社区领导的静修中心。“把它发展成为一个倡导精神旅游和环境保护的旅游区也不是没有可能,”托尼·威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