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 萨瓦多哥获取雨水
最近,雨水最终降临到了博南,但持续时间总是很短。在布尔基纳法苏地区,干涸的土壤总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生活现实。当地的长者说,村民生存所依赖的雨水一年比一年没有指盼了。
雨水来得晚,结束得早,越来越违背了传统的季节规律,加重了像萨瓦多哥·阿塞恩这样的村民所面临的困难。他们数年来在焦干的田地里辛劳,却得不到足够的高粱、木薯和稻米来养活家人。由于不知道雨水何时降临,他不可能知道播种和收割的最佳时候。
但是萨瓦多哥不只是农民。他也是博南村委会的干事,该村委与联合国合作建设水坝,积聚雨水,供农业使用。六个月来,村民、当地承包人和联合国代表在大坝上辛勤工作。该大坝象一只绕村子低洼地挖掘的盆子。现在雨水流入洼地,积聚在10米深的用泥土筑起的大坝内。水通过灌溉系统释放,流入10平方公里100多户家庭耕作的一块块田地。
在大坝建成前,博南的农民每年只能有一次收成,供整年的食物所用,根本没有剩余粮食出售或交换。然而,大坝建成以来,每年能有两、三次收成,不仅使农民补足了自己的粮库,还能将剩余的粮食出售赚钱。
最近一次雨水蓄满新大坝后,萨瓦多哥描述了这个工程怎样改变了他和其他农民的生活。“自从下雨后,我们有了以前两倍多的粮食和钱。” 萨瓦多哥说:“有了钱,我们可以买衣服、机器,可以为孩子付学费。”
百分之八十多的布基纳法索人口靠耕作维持生计,使这个国家尤其容易遭受干旱和毁林的灾难,这一直困扰着这个内陆的西非国家。萨瓦多哥和长辈们所描述的变化无常的气候更加剧了这些问题。曾资助博南村建造大坝的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自八十年代初以来与该国的政府官员合作,消除贫困,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所属的地方发展署,通过把环境决策权移交给各地区和对环保业绩实施经济激励等措施,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阻止对环境有害的行为。
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在布基纳法索的工作与联合国发展署密切合作,这些工作促使在布鲁塞尔召开的联合国欠发达国家大会于2001年通过了行动纲领。在这个会上,193个国家承诺将承担义务,消除世界上最穷苦国家的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