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粮食安全
水是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作物和牲畜的生长离不开水。农业灌溉需要大量的水,各生产工序对水质也有要求。农业不但哺育着整个世界,在棉花、橡胶和工业用油等各类非粮食作物的生产上也越来越多产,其作为全球最大用水者的地位得以巩固。如今灌溉需水约占人类所有可用淡水资源的70%。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确认了每个人都有获得足够食物的权利。然而,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获取足够的食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资源等粮食生产必需的自然资源。2010年7月28日,联合国大会宣布清洁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是一项人权。但是,在食物权的背景下谈水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饮用水和做饭用水得到保障的同时,干旱地区的粮食生产用水将可能无法达到最低要求。
地球上有足够的水可以满足我们未来的需要,但也有大片的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这影响着数十亿人,而其中很多人都是穷人和弱势群体。要确保对可用的水资源进行最佳利用,以满足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日益增长的需求,就需要对整个农业生产链进行政策和管理上的重大改革。
粮食安全与千年发展目标
千年发展目标1的具体目标1.C 旨在“在1990至2015年期间,使挨饿的人口比例减半”。《2011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指出,尽管2005-2007年期间极端贫困有显著减少,发展中世界饥饿人口的比例仍然稳定在16%。各千年发展目标之间是相通的;在一个目标上所取得的进展能够支持其他的目标取得进展。支持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有助于增加粮食生产、减少贫困和饥饿。粮食和营养安全是有尊严地生活的基础,是良好教育的基础,也是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基础。
何为粮食安全?
1996年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是“让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社会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的、安全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就实现了粮食安全”。
你知道吗?
- 据估计,到2030年时,世界人口将从2010年的69亿增长到83亿,到2050年人口将增长到91亿。到2030年时粮食需求预计将增加50%(至2050年,增加70%)。农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不是在40年内再多种植70%的粮食,而是使人们餐盘中可食的粮食增加70%。
- 每年全球产出的粮食中有将近30%——约13亿吨——被浪费,这也意味着用于生产这些粮食的水资源被浪费掉了。农产品从田间走到餐桌,中间经过了广泛的价值链,也经过了农民、运输者、物料员、食品加工人员、店主和消费者的许多双手。
- 例如,生产1公斤大米大约需要3500升水,生产1公斤牛肉大约需要15000升水,生产一杯咖啡大约需要140升水。这种膳食的转变对过去30年的耗水量的影响最大。
- 2008年时,粮食价格的飙升使1亿1千万人陷入贫困,同时营养不良的人群增加了4千4百万人。9亿2千5百万人因为买不起粮食而忍饥挨饿。在发展中国家,食品价格的上涨成为了对粮食安全的主要威胁,人们将50—80%的收入花在食物上是尤为重要的原因。
- 发展中国家43%的农民是女性。我们通常认为女性农民比男性农民的效率要高;然而,她们并没有男性农民做的好,这是因为她们无法得到同样的投入、服务和生产资源——包括水。
- 农业中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的方式已经引起了生态系统的大规模变化,并且破坏了广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其对人类生活、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清污所给农业带来的外部成本是巨大的。例如,美国每年在这方面的预计成本就达90亿到200亿美元。
- 由于能排放温室气体,农业对于气候变化也有影响,而这反过来会影响到地球的水循环,这就为粮食生产增加了又一重风险和不确定性。据估计,到2030年时,南亚和南部非洲将会成为受气候变化引起的粮食短缺影响而最为脆弱的区域。
来源:
- 联合国水机制十年宣传和推广方案,《绿色经济中的水与农业信息简报》,2011年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粮食危机:环境在避免未来粮食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2009年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水机制、世界水资源评估方案,《联合国世界水开发报告4》,2012年3月
-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世界人口展望:2008年精装修订版》2009年,
-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世界农业:迈向2030/2050年中期报告——展望粮食、营养、农业和主要商品群》,2006年
我们能做什么?
要实现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离不开我们的承诺和投入。
- 用更少的水生产更具营养的粮食:需要创新的技术以确保更加绿色、更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实施高效的灌溉、重新利用污水和使用边际质量的水、更好地使用化肥和水、改进农作物的保护、减少收获后的粮食损失,以及开创更多的可持续性畜牧业和海洋生产等都需要创新的技术。
- 关注人的能力和制度框架:最不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主要在于小农,而小农的绝大部分是女性。因此需要新的制度安排,将水调节的责任集中、水管理的责任分散,同时提高使用者的所有权和参与程度。
- 改善价值链:可以从生产、收货后处理、加工、零售、消费到流通和贸易等各个环节,进行 对水和粮食的高效循环利用。当重新利用经过处理的水在文化上不为其他用途所接受时,这一做法有助于环境需水得到保障。
来源:
-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水与粮食安全情况简报》,2008年
- 联合国水机制十年宣传和推广方案,《绿色经济中的水与农业信息简报》,2011年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水机制、世界水资源评估方案,《联合国世界水开发报告4》,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