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综合管理
水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具备维护自然环境完整的基本功能。然而它并非唯一的重要自然资源,因而联系、全面的看待水资源问题极为重要。
无论是在政府还是私营部门中,管理员都需要就水资源分配问题做出各种艰难决定。近年来,他们愈加频繁的面对着需求不断增加、可支配资源却持续减少的情况。人口和气候方面的变化也使水资源压力进一步加剧。面对这种情况,各自为政的传统处理方法已不再具有可行性,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则变得十分关键。
这就是水资源综合管理。这一管理策略现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认为其能够有效、公平、可持续的开发及管理地球上有限的水资源,也能为需求冲突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横跨沙漠和热带雨林的区域水资源可用量差别巨大。此外,季节性波动与年际波动也使不同时段的水资源可用量有所不同。由于其波动大小、多水期及缺水期的出现时间与持续长短常常无法预测,水资源也因而变得极不可靠,为管理人员和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大多数发达国家已在很大程度上靠人工方式客服了自然多变性,通过供方基础设施保证资源可靠性并降低风险。但这种做法通常代价较高,且常常会为环境乃至人畜健康带来消极影响。许多欠发达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已发觉仅靠供方基础设施并不能完全缓解人口、经济和气候问题所带来的需求压力。目前,各国正引入废水处理、水资源再利用及需求管理措施以应对供给不足。
除水资源可用量外,水质问题也不容忽视。水资源污染正不断威胁着用水者及自然生态系统。
在许多区域,气候多变性和气候变化都严重影响着水资源可用量与水质。区域间降水量各不相同且极端天气愈加频繁。同时,人口增长和其他人口变动(特别是城镇化)使需求量不断增长。农业和工业扩张引起的消费及生产模式变化也是导致需求量变化的原因之一。因此,部分区域长期供不应求。在年中关键时期或水资源可用量较小时这种情况则更为常见。
来源:
- 《水资源综合管理和用水效率计划现状报告》,联合国水机制,2008年
- 《高级水资源综合管理进程路线图》,联合国水机制,全球水事伙伴关系,2007年
什么是“水资源综合管理”?
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建立在实际经验基础上的实践性理念。尽管该理念的许多内容已于1977年马德普拉塔首次全球水会议后的数十年间广为流传,其作为实践研究课题引起全面讨论却是21世纪议程和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可持续发展会议后的事情了。全球水事伙伴关系对这一理念做出的定义现已被广泛接受,认为“水资源综合管理是推动水、土地和其他相关资源协作开发管理的过程,意图在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前提下,以公平的方式将经济与社会福利最大化。”
来源:《水资源综合管理在行动》, 世界水资源评估方案,水和环境合作中心水政策,联合国环境署水和环境合作中心,2009年
联合国举措:
- 联合国水资源指标、监察和报告工作队
2006年,联合国水机制集结下属机构及合作组织工作人员,成立了联合国水资源综合管理工作队。2008年5月,工作队在第16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会议上做出了《水资源综合管理和用水效率计划现状报告》,为其使命画上了圆满句号。同年,联合国水机制将水资源综合管理工作队与监察工作队合并,联合国水资源指标、监察和报告工作队就此成立。